以良法善治为未成年人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

发布日期:2023-10-31 10:34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乎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谋划未成年人工作,就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部署。我国大力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制度,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体系,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行为,坚决为未成年人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当前,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亿万民众特别是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学习知识、休闲娱乐、交流交往的重要平台。未成年人是“网络原住民”,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1亿,未成年网民成为网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为广大未成年人拥抱未来、放飞梦想创造了无限可能。但未成年人在通过网络便利和丰富学习、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违法和不良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等多重风险,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成为网络空间治理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刚刚出台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一、深刻认识《条例》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大意义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条例》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践行法治为民理念,充分汲取近年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实践经验,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设计了一系列制度措施,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是新时代网络法治建设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取得的最新成果。

制定《条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对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条例》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决策部署转化为法规制度,通过明确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的责任义务,防治损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为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制定《条例》是运用法治手段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民有所呼,法有所应。当前,互联网在拓展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违法和不良信息侵害、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等问题严重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广大人民群众对依法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呼声强烈。《条例》积极回应各方关心关切,聚焦突出问题,从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构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屏障,为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守护亿万家庭幸福安宁提供重要支撑。

制定《条例》是深化依法治网、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现实要求。自1994年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我们毫不动摇坚持依法治网,持续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的网络法律制度体系。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依法治网的重要方面,也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一环。2016年制定的网络安全法,对建设安全、健康的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提出了要求,2019年出台的《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开启了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门立法的探索,2020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拓展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实践。《条例》在上述立法基础上,完善了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空间治理规律特点的法规制度,更好地发挥了法治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和网络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保障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制定《条例》是凝聚全球网络治理共识、推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中国方案。综观全球网络治理趋势,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日益成为全球共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在通过制定或者修改相关法律,不断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我国自加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以来,积极履行公约责任,充分展现大国担当,努力在网络立法、网络执法、网络司法和网络普法等各个方面系统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合作,既立足中国国情,又借鉴世界各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法治文明成果,彰显了我国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坚定意志,凝聚了国际社会网络治理的最大共识,为全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上一页123下一页
版权所有:东莞新闻出版(版权)网 邮箱:dgxcbbqk@dg.gov.cn
地址:东莞市南城街道鸿福路99号 电话:0769-22837070;0769-22837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