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 以专题调研促“扫黄打非”工作扎实有效

发布日期:2019-07-22 09:31

  四川省成都市“扫黄打非”机构改革工作遵循中央精神,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分步有序积极推进。截至2019年6月,市级改革全面完成,市级“扫黄打非”职能已全部划转到市委宣传部,并设立了反非法和违禁出版物处,各项工作已有序开展,各县(市、区)改革工作目前也在有序进行中。

  为了理顺关系,切实解决机构改革中“扫黄打非”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2019年5月至7月,四川省成都市“扫黄打非”办公室组成专题调研组采取分片区座谈、问卷调查、个别交流等形式,对全市“扫黄打非”机构改革情况开展了为期两个多月的专题调研,共梳理出几个方面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4条工作建议,对“扫黄打非”工作在机构改革中顺利交接、平稳过渡、提升效率起到了推动作用。

  存在六大问题亟待解决

  调研组在基层走访中发现,此次机构改革从整体上强化了党对“扫黄打非”工作的领导,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具体问题。

  人员相对不足。机构调整前,成都市各县(市、区)负责“扫黄打非”工作的人员共58人,同时还可以调用县级文化执法队人员帮助工作。机构改革后,具体负责“扫黄打非”工作的人员减少了20人,现为38人,平均配置仅为1.7人,各县(市、区)普遍存在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特别是锦江区、青羊区等8个县(市、区)目前配置仅一名工作人员,工作任务非常艰巨。

  业务普遍不熟。除个别县(市、区)外,现在负责“扫黄打非”工作的人员均为新手,因此,出现了很多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的状况。对市场不了解,对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成为困扰相关人员依法开展工作的普遍难题。

  机构改革前,各县(市、区)新闻出版工作的管理、审批、执法工作同在一个部门(文广新局),机构改革后管理、审批、执法工作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属于宣传部(新闻出版局),审批属于行政审批局(政务中心),执法属于文化综合执法机构,如协调不及时、不到位,很有可能出现相互脱节、不能有效衔接的问题。

  执法方式亟待厘清。机构改革前,执法队在新闻出版局直接管理下开展新闻出版执法工作,执法文书印章为“文广新局”,机构改革后,执法队与新闻出版局分开,执法队开展新闻出版类执法是否需要新闻出版局进行委托,执法文书印章是否为“新闻出版局”等问题目前尚不明确,亟待研究解决。

  乡镇(街道)工作运行缺乏统一标准。机构改革前,乡镇(街道)“扫黄打非”分管领导多为分管文化副镇长或分管综治副镇长,并由文化专干具体承办“扫黄打非”业务。机构改革后,随着县级“扫黄打非”主管部门变化,乡镇(街道)负责人员也面临调整。由于目前还没有出台统一规定,由谁牵头负责“扫黄打非”工作,由谁承办日常工作,大多数乡镇(街道)依然尚未明确。

  工作保障尚难到位。在调研中,各县(市、区)普遍反映,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时,经常外出学习、调研、检查,但工作用车、差旅费报销等由于没有出台具体规定,造成保障难度大。特别是受到公车使用和管理的限制,工作人员到市场检查基本没有公车保障,“私车公用”现象较为普遍,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

  四大建议探索提升效能

  此次机构改革将“扫黄打非”工作从政府序列划转到党委序列,说明中央对“扫黄打非”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必将进一步加大“扫黄打非”工作力度,这对全体“扫黄打非”战线的同志们来说是极大的鼓舞。

  在调研中,全市“扫黄打非”战线的同志们热情高涨,信心满满,纷纷表示,要以此次机构改革为契机,创新思路,大力增强“扫黄打非”工作效能,力争让“扫黄打非”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有效解决基层反映的问题,保证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在调研中了解到的情况,调研组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强化对“扫黄打非”工作的领导。在市级层面,应尽快采取召开片区会、座谈会、培训会等多种形式,对各县(市、区)“扫黄打非”负责人进行培训。要讲清、讲透“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应要求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加强“扫黄打非”工作的领导,尽快配齐配强“扫黄打非”工作人员,明确委托执法的工作流程和要求,力争在全市各层面达成加强“扫黄打非”工作力度的共识,形成人人关注“扫黄打非”工作、支持“扫黄打非”工作的浓厚氛围。

  强化“扫黄打非”工作力度。一是要配齐工作人员。通过各级提高认识,上下共同呼吁,力争将各县(市、区)承办“扫黄打非”工作的具体工作人员平均配置达到2人以上。二是要充分借力,促成各县(市、区)将文化执法大队列入领导小组成员,并争取大队长兼任“扫黄打非”办公室副主任,以此充分利用文化执法大队的人员力量,加强“扫黄打非”工作。

  提升“扫黄打非”人员业务素质,要迅速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培训活动,全面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通过“三大一提升”行动,尽快提高“扫黄打非”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在市级层面尽快编印《“扫黄打非”法律法规汇编》《成都市网格员培训读本(扫黄打非篇)》发放给全市“扫黄打非”工作人员和网格员学习。此外,建议分批次对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扫黄打非”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以提升“扫黄打非”参与者的业务素质。县(市、区)也可结合自身实际,同政法委一起分批对专职网格员进行“扫黄打非”相关基础知识的务实培训。

  创新“扫黄打非”工作机制。一是探索建立管理、审批、执法联席会议制度,三方及时互通信息、共商重大问题,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提升全市“扫黄打非”工作效能。二是完善执法体制。通过进一步会商和研究,力争形成新闻出版执法体制的行政执法样本和执法办案工作流程,供全市参考借鉴。三是在进一步充分听取市级相关部门、县(市、区)、乡镇(街道)意见的基础上,尽快出台乡镇(街道)“扫黄打非”人员调整的指导意见,供各乡镇(街道)参考。四是督促各县(市、区)明确公务用车和日常检查经费支出的细则,为“扫黄打非”工作人员依法开展工作提供充分保障。

  目前,成都市“扫黄打非”办公室的专题调研报告已经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多项工作建议已被各县(市、区)委采纳。

  (作者供职于成都市“扫黄打非”办公室)

友情链接